年轻贵族登上长长的台阶,径直进入主楼的大厅,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为自己斟起酒来。
“心情不好?”
一个同样年轻的声音响了起来,亨利·斯塔福德坐在方桌正前方的靠背椅上,一边说话,一边在一份份文件上签署自己的姓名。
“哥哥,我刚从伦敦回来,情况简直糟透了。”
年轻贵族抱怨着。
“不知道国王陛下是怎么想的,那些商人,平民,学者,一个个获得了那么大的权力,他们完全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对待我们丝毫没有从前那般尊敬!”
“简单说说吧,劳埃德。”
亨利没有抬头,继续签署自己的文件。
“是这样的,哥哥。”
劳埃德立马滔滔不绝地抱怨了起来。
“高等法院那帮人再一次对斯宾塞家族的提案提出质疑,红衣主教莫顿也站在那些平民一边。”
“那个声名远扬的平民法官,约翰·莫尔,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找来了一堆古老文件,认为我们主张推行的《圈地运动法案》是完全非法且残暴的,只会造成持续不断的社会动荡。”
“他说,平民与贵族一样,都是国王的忠实臣民,一个贤明的君主应当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子民。”
“你瞧瞧,这说的是什么话!”
劳埃德烦躁地挥着手。
“红衣主教莫顿十分器重他,还亲自为他的新生儿举行了洗礼,取名为托马斯。”
“斯宾塞家族准备怎么办?”
亨利问道。
“他们家的羊毛生意是越做越大,肯定不会被这几个小法官吓到的。”
“嘿嘿,当然不会,斯宾塞虽然只是个男爵,但他们很有钱。”
劳埃德笑了笑。
“他们同样收买了不少律师和教士,为圈地运动造势。”
“他们认为,东帝国的那一套发展模式是完全正确且有利的,爱琴海主义代表着进步,代表着未来,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绝不能为经济发展设置任何障碍。”
亨利沉默片刻,抬起头,看向劳埃德。
“国王怎么说?”
“国王……羊毛和呢绒的税收可是占据王国收入来源的百分之七十,您觉得国王会怎么看?”
劳埃德耸耸肩。
“爱德华国王很愿意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推广牧羊业及纺织业,也对国外商品征收了大量关税,从而保护国内产业,但他也不希望看到太多流民无家可归,导致社会混乱。”
“伦敦周边的人口在这几年内增加了好几万,绝大多数都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
“哦,我明白了。”
亨利点点头,用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着。
东罗马帝国的复兴和崛起被整个欧洲视为一项伟大的奇迹,连续几次的大型盛典和日渐频繁的商业活动让不少欧洲学者对东罗马帝国的政治模式和经济模式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西欧人对东帝国的态度从轻视转向推崇,“希腊帝国”这种蔑视性称呼逐渐消失,人文主义者开始将东罗马帝国视为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完美继承者,是真正的“文明之光”。
事实本就如此,当你手握霸权时,歌颂与赞美自然而来,文明与野蛮如何评判,由强者进行定义。
在此背景下,西欧的人文主义者们总结出了东罗马帝国崛起的三大因素,分别是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开放自由的民间社会风气与资本主义的先进发展模式,主张效仿东罗马帝国进行改革,实现国富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