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东阳县迎回了自己养育的年轻人们,又不可避免的要再次送他们离开。
其中不知道有谁,就是一去不返呢。
不同的学校开学日期不定,短暂的重逢后,乌托邦的小伙伴们也陆续踏上旅程,继续自己的大学生活。
而最后的几天里,翟达除了每日关注一下《超时空同居手册》的销量、和出版社沟通加印计划,并帮陆思文转寄了《东阳往事》的1。0正式版以外。
只做了两件事。
一是和卢薇一起,拜访了一下沈睿老师。
这位智者一直以来,都给两人提供了许多帮助,对翟达的指导,以及在卢薇最困难时施以援手。
年前翟达就想拜访,不过那时沈睿老师去许市找余东来余总去了,就一直拖到现在。
整箱的阿萨姆开道,沈老师很开心。
除了例行的“拜个晚年”,翟达还和沈老师讨论了一下生意上的事情。
沈睿老师虽然对“越达餐饮”并不陌生,但系统的听翟达讲还是第一次。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没有给出太过细节的建议,只是提了一个笼统的方向,并且直言也未必准确。
那就是“标准化”和“可复制”。
技术标准化:精酿设备可以大批量生产,降本增效。
酿造标准化:将对精酿师的依赖,转化为可以总结归纳出来的工艺手册,确保谁来都能干。
模式可复制化:以上两者均能达到,就能随时拉出可复制的“小分队”,以“在任何城市都能从零开展业务”为标准。
如此三点,“越达餐饮”的扩张速度将可以指数级增加,不要说哈城的其他几个区,一年时间铺开数个城市,乃至数个省份都不是不可能。
沈老师的建议不是来自后世,而是当下,他觉得未来十年,服务业的“可复制性”是极其重要的。
这个理念在十几年后,是许多创业项目的必修课,但在09年是非常先进的,尤其是针对精酿供应这样,依托于地方市场,又有技术垄断(暂时)的业态。
之后翟达干脆打了个电话,把吴越叫来一起开会,最后三人都收获颇丰。
沈睿老师有着高屋建瓴的知识底座。
吴越有着细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翟达有着后世的见闻和认知。
做生意易,做企业难,翟达虽然是重生者,但也不意味着他这一世不必再学习任何东西,若抱着那样的心态
那顶天也就是搞个团购网站了。
离开前,翟达和吴越一同邀请沈睿老师去哈城考察,沈睿老师表现出了不错的兴趣。
至于第二件事,就是故地重游,去往了环卫工宿舍后面的垃圾堆。
在这里他获得过许多特殊物品,有过许多美好的回忆。
不过这一次只有一个收获,哪怕他翻遍了所有地方。
这里的杂物毕竟都经历过了第一轮筛选,稍有价值的东西第一时间就卖掉了,会被落下的,都是多年的积累。
人话:奖池小了,爆率低了。
“恭喜宿主,发现白色特殊物品【追不上的旱冰鞋】:他从来没赢过自己的发小,哪怕是在错觉中。”
“所有权:已拥有,已激活。”
“装备效果:使用时当你即将超越第一名或摔倒时,会进入时间流速放缓的错觉。(该装备是损坏状态,需要维修方能正常使用)。”
“备注:只是错觉罢了,该一脸血还是一脸血,你不会以为白色装备能操纵时间吧?”
非常鸡肋的一个装备,两只脚一共只剩六个轮子,关键这还是一双“儿童旱冰鞋”,鞋码可调但最大只有34左右。
先留着吧如果计划不变,他很快就会需要大量无用的“装备”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