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出家后,在路上捡到忠犬杀手 > 第60章(第2页)

第60章(第2页)

“好,书读到哪里了。”

“《道德经》,《大学》都读过了。”

“哦?《道德经》啊……”皇帝看了一眼谢月凌,“你谢姑姑当年也就这本书还学得不错。”

谢月凌忍不住插嘴辩解:“舅舅笑话我,我别的读的也不差的!”

“你啊你……”皇帝笑了一声,语气中带着宠溺又无奈,“当年我把你送去国子监,结果呢,祭酒日日跑来烦我,说你不是自己惹祸,就是带人闯祸。害得我整日头疼。”

谢月凌嘟囔了一句,“我哪有,是祭酒太严了。那些都是小祸,宝儿乖得很,从不闯大祸。”

“若是以前,你闯了大祸,舅舅还能保你。但以后,你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了。”皇帝忽然收起了笑容,语气变得郑重起来,“凡是都要记住,要做有把握的事,不要像以前那样去赌。”

谢月凌怔了一下,随即低下头,“对不起,舅舅,我还是让你失望了。”

皇帝摇了摇手,“你是我教的,学了我的狠厉,又学了你父亲的心机。换作是我,也会这么做的。”他的目光渐渐迷离,像是陷入了回忆,“当年,我对不起你母亲,让她受了很多委屈。还好,你更像你父亲,不会让自己受委屈,会去争,会去抢。”

他说完这些话后,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转过头,将注意力放到了萧呈身上,开始考问他学问。

从《大学》到《韩非子》,孩童对答如流,说到“法者,天下之程式”时,眼中竟有与年龄不符的清明。

祖孙两人你一问,我一答,倒也其乐融融。

皇帝也算是摸清了萧呈的性子和学问,难怪谢国公如此看重这个外孙,聪明机敏,还懂得融会贯通,实在难得。

聊了一阵学问后,他也没有顾虑谢月凌还在场,握住孩子的小手,“呈儿,日后新帝登基,切记天下虽需世家助力,却不可让某一家独大。谢氏于你有护持之恩,却也要防着……这天下终究是姓萧,做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要守住这天下,守住宗庙。”

萧呈听罢,却没有立刻附和,而是抬起头,“皇爷爷,这天下不姓萧,也。。。不姓谢,这天下是属于天下百姓的。”

“这是谁告诉你的?”

“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所以孙儿觉得,天下是属于百姓的,我们只是带领百姓过安稳日子的人。”萧呈的回答稚嫩却很坚定。

皇帝沉默良久,这么多年的谋划,万般的恩怨最后都烟消云散了。“好孩子,你说得对。皇爷爷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想着一定要让百姓都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

可这么多年来,和人斗来斗去,竟忘了这些最简单、最重要的道理……

三日后,宫中鼓乐齐鸣,诏令使者快马奔赴四方。明黄诏书,朱砂御笔写道:“皇孙萧呈,品性端方,才德兼备,今立为太子,以承大统,望其勤勉修德,安邦定国。”

半月后,宫中再次传出旨意,封谢月凌为宁平公主,赐金印紫绶,食邑三千户。

一月后,宫中忽传噩耗,皇帝于寝宫驾崩,随后,废太子萧明远自尽于王府中。朝堂之上,群臣悲恸,皆身着素服,为皇帝举哀。

先帝遗诏,立萧呈为帝,然幼主尚年幼,由宁平公主以及太皇太后一同抚养幼主。

新帝于灵前即位,正式登基,随后颁布诏令,大赦天下,凡罪不至死者,皆免其罪。

七年后,宁平公主病重,萧呈正式亲政,命李笙云推行均田之策,旨在重新平衡土地分配,让百姓皆有田可耕、有粮可食。

此令一出,朝堂震动。

谢国公谢克己大步出列,高声表态:“陛下圣明!均田之策利国利民,谢家愿为表率。”

三日后,上京城门口人来人往,喧嚣热闹。

谢克己眼神中满是担忧,“宝儿,你什么时候回来。”

“该回来的时候,自然就会回来。”谢月凌吃着点心,有一句回一句,这句话她已经说了十几遍了。

“要好好照顾自己,我,不放心他。”谢克己微微转头,目光如电,一记眼刀甩向站在谢月凌身旁的昕寒。

“别不放心了,他都做了你七年的妹夫了,我这不是活得好好的,还愈发精神了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