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通灵神探:摆烂王爷的毒舌娇妻 > 第49章 远行之约(第2页)

第49章 远行之约(第2页)

李清歌挑了挑眉,面上依旧平静如水:"所以王爷是来告别的?"

"非也,"上官临风转身,直视李清歌的眼睛,"我想,这样的离奇案件,恐怕需要一位通灵师的协助。"

"通灵师?"李清歌轻笑一声,眼中带着几分不以为然,"王爷言重了,民女不过是略懂草药,哪来什么通灵之术?"

"当初青龙镇命案,若非你能从死者遗物上感知到凶手气息,恐怕至今仍是悬案。"上官临风不紧不慢地说,眼神中带着笃定,"你可以称之为'望闻问切'或'感知气息',但我知道,那是一种罕见的天赋,能让你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李清歌沉默了片刻,随后轻叹一声:"即便如此,我的通灵术也是看物不看人,即使边关死伤惨重,恐怕也难有作为。我不过是个开药铺的大夫,如何能卷入军中要案?"

上官临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街景。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他俊美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衬得他的轮廓更加分明。

"边关自有边关的秘密,"良久,他转过身,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清歌一眼,"更何况,死者无一例外都是三十年前叛乱幸存者的后代。你。。。不好奇吗?"

李清歌手中的药杵猛然一顿,若非她反应迅速,险些掉落在地。三十年前的叛乱?幸存者的后代?这些词汇如同一把利剑,直刺她心中最深的秘密。她强自镇定,面上不动声色,继续低头整理药材:"王爷此言何意?"

上官临风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显然注意到了她的反应。他踱步回到药柜前,声音放得更低:"据史书记载,三十年前边关发生过一场大叛乱,史称'血月之夜'。当时镇守边关的李远山将军一夜之间失踪,连同他的家眷,杳无音信。朝廷派兵平乱,死伤无数,却始终未能找到李将军的下落。"

"这些陈年旧事,与眼下案件有何关联?"李清歌问道,声音平静,眼中却已泛起波澜。

"据我所知,此次死亡的将士,都是当年那场叛乱中幸存下来的将士后代。"上官临风轻声说,"而且,他们都曾与李将军关系亲近。这未免太过巧合,你不觉得吗?"

李清歌低着头,长久不语。上官临风也不催促,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等待她的决定。

药铺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蝉鸣,打破这份凝滞的氛围。

良久,李清歌终于抬起头,眼中已恢复了往常的平静:"王爷既已决定,妾身恭敬不如从命。只是这一去少说也要两月,药铺无人照料,病患如何是好?"

上官临风闻言,嘴角扬起一抹胜利的微笑:"我已着人安排妥当。城中御医院会派人代为照料病患,你尽可放心。"他从怀中取出一方锦囊,递给李清歌,"这是路引和盘缠,明日卯时,城东门外等你。"

李清歌接过锦囊,福了福身:"王爷费心了。"

上官临风摆摆手,转身欲走,却在门口停下脚步,回头望向李清歌:"此行虽是公差,但对你而言,或许也是一次寻根之旅。边关风光旖旎,与京城大不相同,你若喜欢,回来时不妨带些当地特产。"

说完,他袖袍一拂,迈步出门,身影很快消失在街角。

李清歌站在原地,久久不语。直到确信上官临风已经走远,她才松开紧握的药杵,深吸一口气平复心跳。药杵上留下了她掌心的汗渍,可见方才内心起伏之大。

他知道什么?他到底知道多少?李清歌的脑海中盘旋着无数疑问。从上官临风的言语和神态来看,他似乎对她的身世有所了解,甚至有意引她前往边关。但为何?是单纯需要她的通灵之术协助查案,还是另有所图?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不能错过的机会。三十年了,她终于有机会亲自前往那个在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地方,探寻自己的真实身世。

李清歌转身走向内室,从床底下取出一个早已收拾妥当的包袱,里面装着轻便衣物、银针和一些常用药材。包袱的准备时间明显不是今天,而是很久之前就已备好,只等合适的时机启程。

她犹豫片刻,又从贴身衣物中取出一个小小的玉坠,那是她从小戴在身上的,据养母赵氏所说,是她亲生父母留下的唯一遗物。玉坠通体雪白,上面刻着一轮明月和一朵盛放的花,做工精细,材质上乘,显然不是寻常之物。

"没想到会这么快。"李清歌喃喃自语,将玉坠小心地放入包袱中,"养母说过,总有一天我会踏上寻根之路。没想到,这一天这么快就到来了。"

她抬头望向窗外,天空湛蓝如洗,几缕薄云悠然飘过。远方,是她未知的身世之谜,是三十年前那场叛乱的真相,是她与生俱来却无从解释的通灵之术的源头。

次日卯时,城东门外已是人声鼎沸。商旅往来,车马喧嚣,一派繁忙景象。城门刚开,就有络绎不绝的人群涌入涌出,小贩的吆喝声、官差的呵斥声、车轮的辘辘声交织在一起,形成晨间最动人的交响曲。

上官临风早已等候多时。他换了一身便于骑行的深蓝色劲装,腰间佩剑,英姿飒爽,全无平日皇子的尊贵气度,倒像个游历江湖的侠客。身旁是四名精壮侍卫和两辆装满行李的马车,看来是准备充分。

见李清歌踏着朝霞而来,上官临风微微挑眉,露出一丝欣赏的神色。

这位通常以清冷示人的姑娘今日穿了一身便于骑行的猎装,湖蓝色的衣袍利落干净,腰间别着银针包,背上背着药囊,长发高高挽起,用一根银簪固定,显得英气十足,全然一副踏上旅途的架势。

"我还以为你会反悔,"上官临风调侃道,"或者至少会迟到一会儿。"

李清歌翻身下马,动作轻盈矫健,丝毫不输给身经百战的侍卫:"王爷都说了是皇命,我岂敢违抗?更何况,早起本就是良医的习惯。"

上官临风失笑,摇了摇头:"好一个伶牙俐齿。"他拍了拍马鞍,"行李都准备好了吗?一路上恐怕会相当颠簸。"

"略备薄衫几件,其余不过些许银针药材,"李清歌淡然道,"王爷无需挂心。"

侍卫们将李清歌的包袱安置在马车上,一行人整装待发。上官临风翻身上马,居高临下地看着李清歌:"一路上有什么不适,尽管开口。虽说是公差,但也没必要太过辛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