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那群沙半鸡,被鹰吓飞之后其实也没逃出多远。
沙半鸡并不擅长远距离飞行,一般一翅子最多飞个几百米就落地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冷静,它们又跟没事儿鸡似的换了处地方继续觅食嬉戏。
文东扁着鹰,不紧不慢的往前寻找,同时听着附近的声音,很快就又跟到了沙半鸡群的踪迹。
侧身,前贴,大概十一二米的样子,鸡群叫声刚一停,文东就毫不犹豫将鹰扁放了出去。
这次小鸡儿注意力都在人身上呢,铁鹞子刚出手,鸡群就扑棱棱的飞了起来。
只见这只铁鹞子,借着主人扁放的速度出手,距离猎物七八米的位置,双翅拼命鼓动,犹如巡航导弹似的径直冲向起飞的鸡群。
这边刚飞出不到三米远呢,铁鹞子就后发先至冲了过来。
凌空、翻身、探爪。
锋利的鹰爪一把掏在一只公沙半鸡的裆部,直接将其凌空薅了下来。
“卧槽!!鹞子翻身!!”
文东看到铁鹞子凌空抓沙半鸡的飞行姿态动作,忍不住惊呼出了声音来。
成语里有个词儿叫鹞子翻身,一般用在传统武术里或者曲艺表演动作中。大致动作就是突进加速中,拧腰转胯,然后躯体侧身旋转一圈。
其实,这个经典动作的原型,就是从雀鹰捕食猎物中的飞行姿态学来的。
而落实到客观真实的猛禽习性上,其实还有个不为人知的小细节。
鹞子,为雀鹰中雌性的称呼,雄性则叫细胸。
鹞子跟细胸是同种,只是性别不同,羽色上也几乎完全一致。
细胸身条不如雌性那么圆润,形体要纤细灵活的多。
在自然界中,也不是所有的鹞子都能很随意的做出鹞子翻身这种高难度的捕猎动作,更多时候,其实是雄性雀鹰才会类似炫技似的使用这一招。
在传统鹰猎行当认可的小鹰当中,细胸是飞的最巧,逮法最华丽多变化的。
追,抄,砸、翻身、急停变向、无一不精,都是最顶级的存在。
只不过,驯养细胸的鹰把式并不多,
俗话说细胸的腿儿,要命的鬼儿。干活儿漂亮归漂亮,身体素质并不强,非常容易亏气。
一个伺候不好跌了膘,容易亏膘受伤,最典型的就是掉大跨。
之所以说这么多,其实就想表达一个意思,鹞子翻身这个意象,更多是雄性雀鹰(细胸)替族群争取来的荣誉,大多数的雌性雀鹰(鹞子),在实战中,很难用的出来。
会鹞子翻身的鹞子,非常稀罕,属于捕猎技巧超级牛逼的存在。
“刚才那一招就叫鹞子翻身?太帅了!半空中翻身,硬掏啊!”
大春儿也亲眼看到了这一幕。
刚才这一招,比第一只成鹰时候逮的小鸡儿直接俯冲砸桩更有观赏性,就连大春儿这个外行人,看了都感觉观赏性极强。
“嘿嘿,这鹰咋样?我没看错吧?把刚才那只死沙半鸡取出来,换下食儿来!你瞅着点我换食儿的操作,跟着学一学!”
“奥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