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靖难攻略 > 第408章 新老更替(第3页)

第408章 新老更替(第3页)

再往后,太学的学子得不断明创造,逐步增加教材厚度,然后才分出大学。

这么一想,朱高煦也觉得挺对的。

“你准备一下,对天下官学开始宣布,自今年起,改官学为小学,每年正月为教习考核月,考核五年一考,若是没有通过考试,则无法继续担任教习。”

对于中学毕业的人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这些日子的他,正在不断地往《永乐大典》之中掺杂私货,各类以先秦口吻写出的史籍被塞入《永乐大典》之中。

三杨当上殿阁大学士的时候,他们知不知道宣德年间需要减免百姓压力,需要减轻军户压力?

他们知道,但是他们不说也不做,而他们不说不做,朱瞻基自然也不会主动的选择调整。

朱高煦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是让亦失哈去翻看文册。

“如果将他们投入江南,那他们能解决起码二百万生源的问题。”

因此,他们明面上抗拒新政,私底下却学的比谁都快。

即便经过自己十年的大力展,南京的平均工价也不过从洪武年间的每日二十文,涨到如今的二十五文罢了。

“开始重视官学了吗……”

“谁知道会不会什么时候复起呢?”解缙反问杨士奇,杨士奇闻言也沉默了起来。

“你说你随着兴趣自己学,那如果遇到不会的呢?”

“退下吧,别为了这种人气坏了身体,他高兴不了几年了。”朱高煦安慰了一句孙铖,孙铖听到这话,那郁闷也顿时消散了大半。

他说完还向亦失哈开口道:“这些日子你劳累些,帮我照看着他们,若是有什么不对劲,立马给我收拾。”

朱高煦询问亦失哈,亦失哈也拿着手中文册翻找了一会,末了报出道:“今年报名的消息还没报到京城来,按照往年看来应该是四月才能汇总上奏。”

他眯了眯眼,似乎已经想到了如何针对纪纲。

茶杯拍碎在桌上,刚刚回到家中休息的纪纲咬紧了牙关:“我还没去收拾他,他们居然敢反过来想着收拾我了。”

“我就不信他们什么把柄都没有,那解缙不是在修书吗?”

倘若在江南推行了新政,那大明财政起码负支出两千万贯,而这笔钱大明朝顶多吃朱元璋和下西洋的两年老本就能吃干净。

“虽说他们补课的人不少,但课程都是分开教学,因此他们一個人可以教五六个人。”

待他离开后,整个京城的水便开始被刻意搅浑,而这一切都被王彦告诉了朱棣。

“看明白了吧?”

“朝廷……能拿得出这笔钱吗?”

“嘭!”

“他们这么多年也攒了些钱,若是还想继续下去,便自费就读中学,等中学就读出来,知识足够继续担任小学和中学的教习,那自然可以继续当教习。”

朱高煦询问亦失哈,亦失哈闻言看了看文册,又看了看朱高煦,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突然感觉解缙这群所谓清流,不就是后世那群在公司和单位里总喜欢指点江山,结果提出问题不切实际的家伙么。

朱高煦好奇询问,孙铖见状也一股脑的把解缙和他麾下那群人的工作态度给说了出来。

“这群人自诩为清流,可他们只会提出问题,把问题提出来给下面人解决,明明自己有解决问题却不解决,最后把问题推到我们这边,让我们来解决,另外……”

“殿下,这解缙只让下面人抄写,哪怕之中内容有攻劾朝廷的,他也置之不理,要是将这些内容编入《类书》之中,那岂不是让后人耻笑?”

“新政推行最多到郑和抵达南京,好在我们已经将官学教材吃透,家乡子弟即便换了教材,依旧能保证科举的高中。”

毕竟就书表而言,全书需要缮写的成书一共两万多卷,光目录六十卷,成书起码一万册册,汇集古今图书近八千种。

想到这里,朱高煦向前探了探身子:“你们回去吧。”

“今年中学报名数量多少,就读数量又有多少?”

然而随着辽东和山东第一、第二批的百万学子陆续毕业,大部分教习需要面对的情况是各地正常的十几二十几万学子的在读数量了。

朱高煦倒是没想到这厮逃学是因为这种事情,因此脸色也缓和了下来。

倒是朱高煦沉稳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同时开口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