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重勇双目平视前方,看着河对岸破败的春明门询问道。
“回官家,卑职建议,天子可以下一道圣旨,让宗室子弟集中于陈留县居住,迁出关中,住在天子脚下。
如此,便于宗正寺管理,也可以绝了很多人不必要的心思。”
张光晟提出了心中琢磨了很久的想法。
李唐宗室若是分布于各地,不方便“管理”,有人振臂一呼,很多时候也会带来不少麻烦。
当年杨广攻高句丽时,后方杨玄感谋反,可是狠狠摆了他一道。
往事复现也并非不可能,特别是在准备出兵河西,攻打吐蕃的这个节骨眼。
不得不说,张光晟当了几年金吾卫中郎将,政治头脑确实长进不少。
“不错,这个建议很好。”
方重勇微微点头,表示赞许。他打算马上就写信回汴州,让元载“劝说”天子实施。
过往的时候,汴州朝廷还是有些危险,因此方重勇和李唐宗室的矛盾还不算突出。而今汴州朝廷已经在席卷天下,他和李家人已经处于矛盾冲突的核心位置。
这个时候,即便是韬光养晦,即便是隐忍退让,也不可能消弭矛盾。
与其这样,还不如提前布局!准备办那“惊天动地”的大事。
方重勇立刻将大聪明叫来,对他吩咐道:“派人回汴州,通知一下元载,让他依计行事。”
依计?
依的是什么计?
大聪明不知道,不过这件事似乎也不需要他知道。方重勇如今已经是越来越注重保密了,为了防止走漏消息,知道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
“请官家放心,卑职这就去办。”
大聪明对方重勇叉手行了一礼,随即退下。
“官家……”
张光晟似乎有话想说却欲言又止,方重勇抬起手,示意他不必说下去。
“你统计一下还在长安及周边地区的宗室子弟,有多少户,有多少人,将其装订成册。到时候朝廷会安排这些人在陈留县落户。
如果有人不愿意搬迁,那么以谋反罪论处,到时候你就不必留手了。”
方重勇面色平静吩咐道,伸出手做了一个劈砍的动作。
张光晟心中一紧,已然明白了对方要做的事情是什么。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为“那件事”做铺垫做准备。
终于要来了么?
“官家,卑职想一同出征河西。卑职熟悉河西地理,应该帮得上官家的忙。”
张光晟一脸激动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他还是想上战场,不想干带着丘八抓人抄家的活计。
“不必,达扎路恭这次输定了,关中的事情同样很要紧。”
方重勇断然拒绝了张光晟请战。
既然吐蕃人很可能长期与大唐在西面保持对峙,那么打败达扎路恭的军事意义,也就没有那么大了。它更多的,还是为了给自己的皇冠上镶嵌一颗明珠。
……
大军出征,汴梁城依旧是如往日那般热闹。只不过,“垂帘听政”的太后武氏,和少年傀儡天子李偿,日子却不如外人想的那般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