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重生港岛,主导科技战 > 第442章 这个话茬不想接(第2页)

第442章 这个话茬不想接(第2页)

陈明瑞最近的生意也遇到了一些麻烦。

前面提到过,陈明瑞是做光伏制造的,也算是科技制造业。

制造业最普遍的麻烦就是零部件,原材料的供应出现问题,其它的都是小事情。

比如胡江山的阿叔胡平阳,就是为了大容量电容发愁,如果不是胡江山帮着搞定了新的供应商,生产线都要面临停工。

陈明瑞遇到的问题,性质差不多,只是还没有平泰电子那么紧迫。

陈明瑞说道:“现在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在东南亚卖得还不错,但如果销到欧罗巴,灯塔国那边,被卡得很严,他们会查验关键的零部件,如果不符合他们的要求,罚款是轻的,重的话那就干脆不让进,必须拉回去,我这边已经遇到了好几个大订单,都是以这样那样的理由退回来了。”

汪志诚琢磨了一下:“这可不是小事儿,如果不能解决,未来可能会更难。”

陈明瑞叹了口气:“现在这些国家的政策不明确,我也找人问过,也说不出什么来,只是说关键的零部件一定要符合要求。”

许伟伦问:“那要符合什么要求?他们没说吗?”

陈明瑞犹豫了一下,说道:“我也设法去调查这件事儿了,有人告诉我,说是功能芯片不符合要求。”

许伟伦瞪大了眼睛:“不符合要求?功能芯片?需要符合什么要求?”

汪志诚说道:“这事儿我也听人提起过,光伏产品在某些地区被防范的很严,如果想要符合要求,就需要用他们制定的设计标准。”

许伟伦问道:“不管什么标准,那总得把这些都公布出来吧,对了,这是谁定的标准?”

“当然是这些地区自己定的标准了。”

汪志诚说到这里,拍了拍陈明瑞的肩膀:“老陈,你就想想办法搞一份他们的芯片规格标准,然后找半导体企业去订制,换到你的生产线上,应该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陈明瑞张了张嘴,没有说出来。

话说的轻松,但是实行起来很难。

许伟伦听了皱起了眉头:“芯片呀,订制芯片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儿,能不能去采购符合他们要求的成品芯片?”

汪志诚摇了摇头:“如果真能这么简单就能解决,老陈就不会发愁了,据我所知那种芯片很在市面上买到。”

陈明瑞叹了口气:“还是汪总消息灵通啊,符合他们要求的零部件我都去找过,人家不卖呀。”

许伟伦怔住了:“不卖?为什么呀?这不符合常理啊,钱买为什么不卖?生意都不做了吗?”

汪志诚说:“这个不奇怪,有些东西不是随便就能买到的,人家就是不想卖给你。”

胡江山听到这里,其实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

在零部件上定标准,是一种市场保护的有效手段,在未来几年非常常见。

不过这个时候只有几个领域会有这种情况,光伏产业就是重灾区,毕竟华国的光伏产业强啊,可以暴打整个蓝星同行。

那些地方如果不想办法,不使用一些手法,本地的光伏企业就要挂掉了,所以用这种办法也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就算他们用了各种办法,都是无济于事的,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再过一两年他们的光伏产业到底还是全都完蛋了,一家都不剩。

但是此时仍然很麻烦,他们正在做垂死挣扎,不想这么快就gg。

就像汪志诚所说的那样,要解决这个问题还真就得按他们的要求来,设法换上符合标准的零部件,这样他们也就没理由卡你了。

既然买不到,那就只能自己找人做。

比如说光伏产品所用的芯片吧,制程要求并不高,工艺也不复杂,华国内地的半导体企业就可以做,采购方便,供应量不小,成本很低。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那些芯片都是公版的,如果自己找人去订做符合规定的芯片,那成本可就上去了,而且贵的不是一点半点儿,是贵很多,竞争力自然就会下降一大截。

利润损失大在其次,关键是供应也不会太稳定,毕竟订做的芯片如果只是一家企业使用的话,代工企业也没有太大的动力去长期制造。

一旦到了供货旺季,很可能就要往后排了,除非是实力特别雄厚的大厂,那就可以签订长期的供货合同了。

陈明瑞的企业显然还没有达到那个程度,至少现在没有那个实力。

陈明瑞对汪志诚说:“汪总,您那边有没有什么门路?找几家生产半导体产品的企业,我想跟他们聊一聊,评估一下成本和供货情况。”

汪志诚琢磨了一下,说道:“我这边认识一些半导体企业,但是都没有投资关系,据我所知现在他们都挺忙,不知道能不能排的出足够的产能来生产订制品。”

“那怎么办?汪总,帮我想想办法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