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辈读书人当持一颗赤子之心,为己、为家、为国、为往圣燃尽浩然!”
当然,大先生也没有把事情做绝,至少那些武侯世家出身的孩童仅仅被浩然气疏通了经络,效果等同于小筑基而已。
即便如此,也令几位武侯,尤其是镇北王杜青脸色难看起来。
他麾下武侯都不在,此刻京都府只有镇南王麾下百侯庞宗康在,情况还算好一些。
而其他武侯家里的后代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儒家浩然气的洗礼。
“他娘的,大先生这么不要脸啊!”
“这样以后我家那小子不是得去京都学府?”
“不对,武安侯家的那些孩童身上怎么没有?”
“搞了半天,大先生这是看人下碟呢?”
“干他……额,算了算了,以后不让那几个小子读书就是,硬拽也得把他们带去道门圣地。”
至于那些个文臣世家、书香门第,此刻却都笑开了。
开智、洗髓,仅是这两个效果便能让那些孩童超过同龄人,若是天资高一些,说不得刚完成筑基便能直接拜入学府。
对他们儒道一脉的人来说,称得上天大的好事。
大空寺上。
看到这一幕的魏皇自然乐见其成,不论读书、修道都是大魏朝的人,往后总要为大魏做出贡献。
更关键的是,大先生这样恩泽孩童,至少将京都府世家、百姓的目光都从神兽·青龙身上收了回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陈逸的威势。
“不错不错,还是大先生有办法。”黄山老道嘿笑着说:
“刚刚贫道怎么没想到这招呢?”
魏皇笑呵呵的回道:“你是被英武侯威势所迫,没有时间多谢罢了。”
“论身上的宝贝,便是京都学府的几位先生都在场也比不过你啊。”
黄山道人脸上露出笑容,这番话算是说到他心坎上了,他别的不多,就是宝贝多。
不过有人欢喜,就有人不爽,此刻李轻舟、玄鉴道人等一众道门修士明显神色不悦。
“淦!”
“大先生不讲武德啊,这一下整个京都府内数万孩童怕不是得有七八成要去读书了?”
“何止啊,若是此事传扬出去,那些个往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学府圣人必定有样学样。”
“到时候魏朝五个拥有圣上的州府内,偶尔来上一次圣人教化,怕不是直接成为学府的生源?”
“这怎么能行?”
“必须得想想办法!”
玄鉴道人气得吹胡子瞪眼,直接跳脚大骂,就差飞上天找大先生比划比划了。
李轻舟面露苦笑,好生劝说之后,当即传音给陈逸询问:
“逸儿,你打算怎么做?”
“师父,弟子做事从来都是谋定而后动。”陈逸脸色同样不好看。
没想到大先生不仅强制让京都府内的人注视他,还直接来了个圣人教化,为孩童开智洗髓。
这一招算是将他准备的“呼风唤雨”破了。
好在他还有一手准备,尽管无法抹去那些孩童身上的浩然气,但可以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至于今后的事……那就各自手底下见真章!
“这样便好,为师不希望看到往后儒道大昌。”
即便李轻舟一心为人族,也会谨记自己的身份,会站在道门立场上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