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偏偏他又想要吃上热饭,于是就在宅子里建设了一条专门用来上菜的轨道,每次吃饭都搞得像是火车进站了似的。
另一方面则是这帮人有点臭钱就喜欢搞点投资。不管是1826年的伦敦交易所股票暴跌,还是南美公债集体违约,他们是一次都没躲过去啊!
亚瑟身上虽然也有这些臭毛病,但是他还不至于把这些特点都占全了。
他知道凭借他如今的财力以及稳稳位居中等阶层顶端的社会地位,只要他愿意“屈尊”驾临切尔西、肯辛顿和伊斯林顿等地的社交场合,一定会让那群感到“受宠若惊”的中等阶层将他视为中心人物。
但是,在见过了法国国王、俄国沙皇这样的人物以后,他只觉得和这群暴发户们站一起实在掉价,暴发户的吹捧也引不起他心里的半点波动。
贵族场子不愿去,中等阶层的沙龙又盼不来亚瑟·黑斯廷斯爵士的赏光,那这家伙究竟应该摆在哪儿呢?
实话说,这个老条子最爱的是潘通和莱斯特广场附近的街道。
这地方在伦敦的名声究竟怎么样呢?
这么说吧,如果您是外地来的游客,你可以拦下一辆出租马车,只要您向车夫倾诉“夜色漫漫,一人孤独”的愁思,那车夫就有九成概率把你拉到这地方。
放荡、狡诈、无可救药,这就是莱斯特广场,19世纪的伦敦流莺之巢。
当然,你也别觉得这群姑娘们看起来柔弱,便动起了不符合自由贸易思想的念头。
因为除了姑娘们以外,骗子、劫匪以及小偷,他们在这里同样是满大街出溜。
甚至在苏格兰场的内部文件中,都经常会把嫌疑人称作“莱斯特广场探险者”。
如你所见,亚瑟就是一个莱斯特广场探险者。
当然,他的朋友埃尔德·卡特先生也一样。
甚至迪斯雷利的党内对手,那位被他瞧不上的“樵夫”格莱斯顿,也经常来莱斯特广场探险。
只不过嘛,这三位先生来探险的目的各有不同。
格莱斯顿还是老样子,他来这里是为了劝妇女从良的。
为此,他还差点捅了个大篓子。
一位小报记者曾经目击了这位托利党政治新星在莱斯特广场与陌生妇女谈话,便以为格莱斯顿是来这里寻问柳的。他以此要挟格莱斯顿,要么给钱让他闭嘴,要么明天他就让这则消息见报。
至于卡特先生嘛,他来这里的目的实在是不能细说。
想要了解这方面详情的读者,请在日历上将下月1号用圆圈标红,并准时在当天骑马前往临近的火车站排队购买当天面世的帝国出版公司旗下最新杂志《火》。
埃尔德·卡特先生将在新作《莱斯特的疯骑士》中深度剖析了这座充斥着各种挂着外国名招牌的旅馆广场究竟是怎样的藏污纳垢之地。
在莱斯特广场,流放的波兰人、唱歌剧的意大利配角演员、水平平庸的法国芭蕾舞配角、德国音乐家、穷困潦倒的家庭教师、翻译以及管小型赌场的管理人之间又将迸发出怎样的火。
亚瑟站在莱斯特广场的一角,驻足在一辆挂着“威尔士亲王”招牌的流动熟食推车前。
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帮熟食小贩总喜欢给摊子起些能彰显爱国精神的招牌,不是“威廉国王”,就是“杰克联合”,甚至连几年前被他们痛恨的“铁公爵”如今也成了金字招牌被挂在了小推车上。
不过小贩们这么做肯定是有他们自己的道理的,虽然亚瑟没有验证过,但是能这么坚持做“爱国生意”,那多半是由于“爱国生意”确实能够帮助他们提升销量。
这些街头食物其实味道并不比店里卖的差,至少亚瑟吃不出多大的差别来,更别说他们的东西还卖的这么便宜了。
在街头,1便士就能买到一块鱼和一块面包,对于没空吃顿正经饭的苏格兰场巡警来说,这着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东西便宜并不代表亚瑟什么食物都买,譬如说,他就不敢在街头买肉馅饼。
威尔饼或许很美味,但前提是,你得肯定……里面没有猫肉,或者是更可怕的什么东西……
人肉包子可不是中国独有的传说,伦敦街头也一直流传着理发师陶德杀害顾客制作人肉馅饼的故事。
虽然这样的坊间传闻从未被证实过,但是鉴于伦敦当下的环境,尤其是亚瑟还曾经署理过杀人卖尸案,这让他不得不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拒绝街头肉食。
你让他吃上一口街头的馅饼,那倒不如让他学法国人吃口青蛙。
不过除了馅饼以外,亚瑟对于街头小吃还是相当博爱的,比如说常见的草莓和醋栗。
虽然这两样水果经常被称作工人的饮食,听起来好像不是很上档次,但是这并不妨碍大众对它们的喜爱。
兜里揣一把醋栗,累了就坐下来点一杯薄荷水,中午想吃松饼就吃松饼,想喝米乳就喝米乳,大不了这周不过了,晚上下班前还要来一杯啤酒和烧鸡,啤酒要大杯的,一点水都不掺的那种。
这就是当年臭脚巡亚瑟·黑斯廷斯在一上午步行了8英里后的真实想法。而在几年后的现在,这则是苏格兰场刑事犯罪侦查部便衣警员迈克·考利警官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