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泼刀行 > 第640章 各方攒动(第1页)

第640章 各方攒动(第1页)

第640章各方攒动

邙山异象,洛阳周围都清晰可见。

距离龙门客栈十里外,便是大名鼎鼎的龙门石窟。

这座石窟乃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等朝代持续营造,尤其武则天时期,更是大力支持。

比如最出名的卢舍那大佛,便是以武则天形象塑造。

这其中还有个故事。

一日清晨,武则天正在梳妆,高宗在一旁赞道:“梓童相貌端正,雍容华贵,有菩萨之仪态。”武则天听后,立刻抹开眼泪,说:“眼前纵有千般好,百年之后还是一堆枯骨,有谁知道我的模样?”

高宗说:“这有何难,孤命画工为梓童作幅精美的画像。”

武则天说:“画像虽好,只是薄薄一纸,不能流传千年。”

“陛下说妾有菩萨之相,何不在龙门山上开窟造像。”

于是高宗便命人在龙门西山半崖上,开凿九间房大的露天佛龛,取名大卢舍那像龛。

武则天自起名“曌”,寓意光照乾坤。

而卢舍那的译意,正好为“光明遍照”。

二者也算相得益彰,就连佛像容貌,也是按武则天模样雕琢的。

为了让这座像流芳百世,唐高宗请了最好的工匠,武则天捐助了两万贯脂粉费,历经三年九个月才完工,至今龙门附近百姓,还是叫其武则天像。

像成之时,光彩照人,成为大唐一盛景。

可惜,再辉煌的事物也抵不过岁月侵蚀。

如今的佛像表面,原料早已褪色斑驳,因为常年风化,加上几次战火,更是多处受损,显得破败不堪。

佛像前方,正有两名老僧站立观望。

这二人便是香山寺的住持和建院。

洛阳附近佛门,实力相对强大。

除了白马寺,还有龙门十寺。

这十座寺院历史悠久,为首者便是香山寺。

当年白居易还曾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且写下《修香山寺记》,赞道: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

和上清宫一样,香山寺同样有着不小野心。

但他们的目标,并非讨好皇帝,而是继续修建龙门石窟,建造更多的佛像,让这座佛门圣地流传千古,让他们的名字镌刻在青史。

甚至,凭借功德踏入西天极乐。

而如此大的工程,所耗费资金可想而知。

为此,香山寺想尽了一切办法搞钱,没少被洛阳本地儒林编排。

但在这些执念面前,些许骂名又算得了什么?

此刻的二人,正全神贯注看着上方佛像。

修葺龙门石窟,首当其冲的便是卢舍那大佛。

历经岁月和战火摧残,这座举世闻名的佛像已有多处受损,修复的工作从数年前就已开始,因为资金断断续续,所以工期也拖得很长。

用木头搭好的脚手架上,早已布满尘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