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我父刘玄德 > 第524章 青州传捷(第1页)

第524章 青州传捷(第1页)

第524章青州传捷

刘封抵达吴县时,时间已经进入五月。

眼下交州为蒯越所定,士燮不日即将送达吴县。

豫章、会稽、丹阳,江北乃至于荆南的山越、荆蛮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

在贺齐、高顺、诸葛亮、陆逊、庞统乃至于荆州士族豪强们的努力之下,如今已经有高达百万级别山越、荆蛮,淮夷从山中被迁徙而出,安置到了平原地带,然后编户齐民,教导桑农,参与春耕。

再加上去年冬日的瑞雪,预兆着今年的风调雨顺,可以预见,刘封所辖的三州,今年的赋税和粮食收入最少将会上涨两到三成。

这一乐观前景,使得左将军幕府在整个预算上做的更加大胆,投入更多的资源在解放、增强生产力上。

不过这同样带来了另外一个结果,那就是刘封又不得不扩军了。

不算交州两三万人的降兵,仅仅是这两年内清剿山越、荆蛮、淮夷的战果,就为刘封治下的幕府带来了百万级的新增人口,其中青壮劳力就高达二十万。

刘封有意,同时也是必须从这二十万人中抽调出最为好战敢死,骁勇善战的精英,然后编组成军。

这一来能够继续增强幕府军的实力,同时也能得到一支极其精锐,战力爆表的山地特种兵。

同时也能将山越、荆蛮、淮夷中最为好战的部分抽离出来,从而降低其他青壮的维稳难度,成本和能耗。

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只是在拣选人数上,幕府发生了较大的争端。

以陆逊、庞统、贺齐等一派希望能够拣选六万人的规模,可以考虑单独变成一个三到四万人的山地军,用于南阳方向的战事。

南阳是个盆地,周围全是群山环绕,不论是经武关入关中,还是经上庸入汉中,都有山地军发挥的空间。而且一旦成功进入关中,过黄河入并州,又是大片的山区。

若是防守的话,江陵城以西的山地地区,也需要熟悉山地作战的军队进行防守。

虽然历史上刘璋从来没有东出过,可如今刘封都已经席卷整个东南了,对刘璋的威胁显然远远不是原时空中刘表所能给与的压力,所以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提防和防范的。

陆逊、庞统、贺齐等人的看法是六万人的规模可以彻底抽干山越、荆蛮、淮夷的脊梁精英,从而留下最为顺从的青壮进行耕作。

同时,又能以战功来提升这些山越、荆蛮、淮夷精英战士对刘封,对汉军,对左将军幕府的皈依度,使得他们更快的融入到汉军体系之中。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死了不心疼。

更为有趣的是,山越、荆蛮、淮夷中最为精英的那部分人,偏偏还非常希望为刘封效力。这些人对汉军武力的崇拜,以及对自身实力的自信,使得他们对击败了他们的汉军,以及刘封、诸葛亮、陆逊、贺齐、高顺等主君、名将有着疯狂一般的崇拜。

他们迫切的想要加入到这个集体之中,不惜为这个集体付出牺牲。

更别说汉军的待遇几乎让这些出身山越、荆蛮、淮夷的战士为之疯狂了。

其他姑且不谈,光是从军之后可以吃饱饭,偶尔可以吃到荤腥,还可以吃到大量的精细食盐,同时军队还每年配发两套军装,每个月还有五铢和布帛可以领取。

这些待遇简直让山越、荆蛮、淮夷们为之疯狂。

以往汉族拿捏山越、荆蛮、淮夷最大的利器就是食盐、布匹,就连铁器都要逊色一档。

可只要从军,这些就都不再是问题,这些蛮族战士如何还能忍耐得了。

持谨慎意见的中枢部委却是觉得一口气征召六万蛮兵过于激进了,尤其还是要当精锐培养,这样庞大的一股具有不稳定性的军团级力量,显然是太过冒险了。

中枢部位的意见是征召两万人左右,拆分加强到各个军中,然后慢慢消化。

上层中枢中呼声比较大,能量也比较强,可架不住底层的山越、荆蛮、淮夷百姓从军意愿十分火热。

最后经过仔细的考量,以及综合的判断后,刘封乾纲独断,做了一个看似妥协,实则不然的决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