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书库

书包书库>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695章 燕京文坛话事人二合一(第2页)

第695章 燕京文坛话事人二合一(第2页)

章光年感叹道:“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纯文学、严肃文学这块出海,仍然困难重重,除了我们老一辈的作品,如今海外传播最多的,恐怕就是你的《霸王别姬》、《狩猎》……”

“毕竟,文学是用文字语言创造出的艺术。”

方言劝慰了几句。

“是啊!”

章光年忧心忡忡说:“语言文字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工具,但却也是限制文化交流的重要障碍,尤其是像汉语这种博大精深的语言,在文化交流中,难免在深度和广度上影响学习和沟通,就如同暗礁一般潜伏在日常对话的航道中,稍有不慎便会引发碰撞、误解和冲突。”

“所以我觉得想要对外推广咱们的文学作品,就不能单单地只依靠文学本身。”

方言拿起茶壶,给两人的杯子都续满了茶。

“你不妨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

章光年眼里迸发出精光。

“就比方说《霸王别姬》吧,虽然小说在电影未上映之前,就在欧美不少国家畅销,但那都是得益于兰登书屋的全球营销发行网络,以及我自己之前挣下的名气。”

方言说,《霸王别姬》在戛纳电影节亮相并得到金棕榈后,小说则彻底在全球范围爆红。

“你的意思是,推广华夏文学作品,要利用好电影这个载体对吗?”

章光年把眼睛眯成一条缝。

“电影可比文学,更容易打破国界和语言的障碍,更利于文化交流和传播。”

方言点了点头。

“这倒的确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章光年皱了皱眉,“只不过听王朦说,现在华夏电影行业从上到下,是乱得一团糟。”

“这是向商业化、市场化、娱乐片转型必然的阵痛期。”

方言道:“这只是一时的问题,真正的大问题在于,华夏作家要怎么讲好华夏的故事。”

章光年欣然同意,“华夏故事还得靠我们华夏人自己来讲,像《末代皇帝》,虽然讲的是华夏的故事,拍得也美则美矣,终究是西方视角,在我看来,是不如《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的。”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和视角的冲突分歧。”

方言道:“所以我觉得,华夏作家除了讲好华夏自己的故事以外,还可以讲其它故事。”

章光年当听到他说“讲好华夏故事,不一定要讲华夏的故事”时,不由地一愣。

不讲华夏的故事,怎么能算是讲好华夏故事呢?

但当听着方言滔滔不绝地解释,拧成一团的眉头很快就舒缓开来,整个人豁然开朗。

“欧美的电影经常就以西方的视角来拍他国的历史,其实我们也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去做其他国家题材的作品,我觉得华夏人对其他题材的解读,本身也是华夏思想文化的一部分……”

“就好像你在法国报纸上刊登的《大国崛起》是嘛?”

“没错,师兄!”

方言又拿出石铁生的《触不可及》举例,原本是石铁生和他小伙伴的故事,却已经被改编成了美国尼哥和白人之间纯洁友谊的温情电影,其实他更想说的是《昭和米国物语》这种乐子人游戏。

“果然让你来坐燕京作协的这个位子,真的是一点儿没错!”

章光年一扫脸上的阴霾,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

………………

离开大楼的时候,夕阳西下,余晖落在方言和章光年的脸上。

临别之前,章光年特意地问到《大国崛起》:“现在你手头上有几篇了?”

“目前只有4篇,葡萄牙篇、西班牙篇、荷兰篇和英国篇。”

方言如实相告,再加上美国篇,这五篇其实算是涵盖了大航海时代之后的全球海洋霸权更迭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