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朱氏在中间传话,在太皇太后看来,向太后就有台阶下了。
李氏却是迟疑起来。
“怎么?”太皇太后皱起眉头。
“回禀娘娘,皇太妃殿下近来怕是去不了保慈宫!”
“恩?”
“奏知娘娘,却是曹国长公主近来感疾,皇太妃殿下心忧公主,上札乞在公主阁中照顾公主,太后娘娘已经恩许!”
“曹国长公主?”太皇太后疑问起来:“这是?”
太皇太后是个极度重男轻女的人。
她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不关心,只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何况是孙女?
自然,对诸位公主,几乎没有任何印象。
“乃是皇三女,熙宁八年,先帝封淑寿公主,当今官家即位后,先恩封温国长公主,今岁又进曹国长公主!”
“哦!”太皇太后眼中闪过了今年坤成节上,那个被朱氏领着,来到自己面前问安的少女的身影:“是淑寿公主啊!”
“公主身体如何了?”
“听说已经大好了,但,太医叮嘱,还需用药观察!”
“公主既已大好,皇太妃何必一直守着?”太皇太后听到这里就摆手道:“且去将老身的旨意,传给皇太妃吧!”
在她看来,便是公主还没有好。
自己这个婆婆有旨意,作为儿媳,朱氏也必须服从。
一个女儿罢了!
又不是皇子!
就算是皇子,也比不上婆婆的事情重要!
李氏唯唯诺诺的应了一声。
她根本不敢在太皇太后面前,有什么争辩、解释。
因为她知道,太皇太后的性子。
一生要强的太皇太后,是绝不会允许,下面的人,对她的命令有什么抗拒、推脱的。
之前,她能大着胆子,将皇太妃阁中公主生病的事情上禀,已经是冒了被斥责的风险的。
于是,很快,正在淑寿公主阁内,守着刚刚吃完药,躺下休息的朱氏,就迎来了太皇太后身边的奉圣仁寿夫人。
李氏向朱氏口头传达了庆寿宫的旨意。
朱氏听完,看着还在病榻上的女儿,有些犹豫:“夫人,公主还未痊愈……”
“吾有些放心不下啊!”
朱氏对自己的女儿,还是很关心的。
可是,她更怕庆寿宫的责骂!
自元丰八年以来,她已经因为一些事情,不止一次被庆寿宫训斥过了。
李氏见着,无奈道:“这样吧,妾身在此,代娘娘守着公主,娘娘尽快去保慈宫中,拜谒太后……早去早回……”
朱氏虽不愿答应,但更不敢获罪庆寿宫,迎来责训,只好道:“既如此,公主便有劳夫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