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3章
要说这年头能有什么新花样,周齐闭着眼都能猜到——八成是仿造自家产品。
要真有更好的门路,他们早八百年就行动了。
“这事儿不难办。”
周齐支招:“酒厂里还有我不少老熟人,打听下就清楚。再说装酒的玻璃瓶不都是咱家厂子供的?
二叔您最清楚他们有没有换新包装。咱们的商标箱贴都在市印刷厂做的,您去查查有没有仿冒的,要是发现。。。。。。”
老爷子和小儿子听得直点头,直到最后半句突然愣住。
“大娃,你是说由着他们造假?”
周明发瞪圆眼睛。“就要他们可劲儿造!”
周齐斩钉截铁:“等收网时够他们喝一壶的。先这样,明晚再通电话,家里赶紧装部座机。”
周齐心里明镜似的:现在最要紧是攒够资本。
跟财大气粗的国企掰手腕,自己这家族企业就像赤手空拳上阵。等资金到位,才有底气正面较量。
挂断电话,田晓艺眼里闪着崇拜:“齐哥你这招太高了!”
“这才哪到哪?”
周齐笑着把人揽进怀里:“往后让你开眼的日子多着呢。”
烛光摇曳的餐厅里,小提琴声流淌如蜜。高干家庭出身的姑娘第一次体验浪漫晚餐,还未沾酒便已微醺。
即便考上了金陵大学,她也是搭乘长途大巴去南京报到的。
大学四年里,田晓艺连食堂最便宜的素菜都舍不得打,硬是从生活费里抠出每个硬币,就为了给母亲在南京安个家。
虽说攒下的钱连厕所面积都买不起,她却咬着牙坚持每月往存折里添砖加瓦。
琴弓在弦上舞动了整整三十分钟,这位来自海城音乐学院教师团的乐手确实专业水准相当出众。
悠扬的旋律时而如泣如诉,时而欢快跳跃,听得人仿佛在音乐里经历四季轮回。
“辛苦演出,这是给艺术家的敬意。”
周齐从鳄鱼皮夹里抽出两张崭新的十元纸币,指尖在钞票上轻轻一弹,清脆的纸声随着琴声渐远消失在门外。
当包厢里只剩下周齐和田玉时,空气突然变得粘稠起来。
田晓艺无意识地绞着桌布流苏,耳尖微微发烫,莫名期待着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对话。
“丫头别愣着,赶紧洗漱休息。”
周齐突然打破沉默,顺手把西装外套甩在真皮沙发上:“明早要开市大吉,咱们得靠真本事从市场抢钱。”
这位商业新贵心里跟明镜似的,白酒行业看着土气,利润空间却比长江还宽。
他要打造的可不是普通酒厂,而是要竖起华夏白酒的金字招牌。眼下靠着代理沈冰酒虽能躺赚,但自建酒厂才是重头戏。
广告轰炸计划已经在全省铺开,广临省百姓这几天打开电视报纸,准会被“盛世佳酿”的广告词洗脑。
但周齐比谁都清楚,广告打得震天响,酒瓶子里的东西才是真章。要是品质兜不住,再热闹的营销都是昙花一现。